什麼事讓寶寶發脾氣

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呢?
寶寶餓了、累了都會發脾氣,所以首先要確保孩子發脾氣是不是餓了或累了。
受了挫折。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,寶寶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、想“掌握”一些事情的願望,但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,在多次嘗試、努力做某件事情後仍舊失敗,這種挫折感會讓寶寶大發脾氣期待永远
3~4歲的孩子,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還不夠平衡,興奮過程超過抑制過程,情緒表現便會強烈一些凄艳的美
很想表達情感、願望和需要,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很有限,而哭鬧比他說的話要響亮得多,於是就哭鬧junenichole
對自己的行為不會控制,成人對他說這個可以做,那個不可以做,他也試圖“聽話”,但控制不了,往往就會哭鬧,甚至說:我就要,你別管我东山魁夷
在生病期間,家長特殊對待,病好了,特殊對待取消了,但在他頭腦中並沒有取消,也會鬧意寄胸中
親子性格不協調,如果父母親是外向的、大方的,而孩子是安靜的、害羞的,父母想把他們推向自己的樣子,也可能使孩子發脾氣。
媽媽們該怎麼辦?
總的原則: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妥協
兒童心理學家認為,如果孩子某種行為能達到他預想的結果,從某種意義上就是鼓勵他繼續重複下去。所以你一旦被寶寶的哭泣搞得筋疲力盡,最終滿足了他的要求,以後寶寶一定會按照這種程序嘗試下去自然的静寂
你是不是孩子剛一哭鬧,就心軟了?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“法寶”,而無休止地惡性發展下去時,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。所以不合理的要求千萬不能妥協困顿的黄牛
多抱抱孩子,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
聰明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。比如,孩子一天沒見到你了,想跟你親熱一番,讓你講個故事什麼的,這就是合理要求。你為什麼非要等他大哭大鬧犯起性子來再滿足他呢?
有位聰明的媽媽這樣寫道:“我孩子剛進幼兒園的時候,我就堅持這樣的原則,送孩子的時候,不等孩子鬧,我就把孩子抱在懷裏,擁抱親吻一番,滿足他的親情和皮膚感覺需要,之後絕不再遷就。孩子總能高高興興地跑進幼兒園,從沒有因為不想離開媽媽而任性犯擰的時候。”
學會理解並表達寶寶的情緒
孩子任性不聽話,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,往往因為大人不懂“小人”心。如果從孩子的立場,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,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,孩子的心才能和我們相通。
家長應努力從孩子的只言片語中獲得有效信息,然後加以歸納總結,重複一遍給孩子聽,讓孩子知道媽媽理解他,更理解他的情緒。盡管此時家長並沒有在和孩子講道理,但有趣的是,孩子們發現大人能理解他的情緒,逐漸平靜了下來。比如對孩子說:“媽媽知道你非常想要那個玩具,媽媽也很想給你買。”
告訴寶寶你不許他這樣做的理由
想辦法給孩子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,這對保護孩子快樂的心靈有好處。千萬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或不好的情緒,這樣容易使孩子感到委屈,因為他並不明白為什麼其他孩子能吃,而他卻不能吃。所以,此時最理想的做法是把不的理由告訴孩子,並耐心地鼓勵他聽話。
讓寶寶自己做選擇
我們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:“寶寶,必須睡覺了,因為明天我們還要做很多事情。如果你現在還不想睡覺,可以選擇再聽一個故事或者玩十分鐘,你選擇哪一個?”這種多項選擇法在與寶寶打交道的過程中十分有效,很多寶寶即使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,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、做決定的感覺,所以能接受,並且因為方案是自己選擇的,所以執行起來十分利落。
通過講故事教寶寶自我控制
媽媽可以通過講故事等方法教給寶寶自我控制的方法,比如媽媽可以和寶寶一邊讀《好好說,不生氣》,一邊告訴他什麼是生氣,生氣會帶來什麼後果,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,“生氣的時候要告訴媽媽,讓媽媽來幫助你,我們一起找到生氣的原因,把它趕走。”
適時鼓勵寶寶的好表現
父母需要時不時鼓勵寶貝的恰當表現,因為寶寶也喜歡被肯定的感覺。當自己的好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同和贊賞時,無疑下次還會想好好表現。
父母的示範作用
家長不開心的時候,不妨清晰地告訴孩子,如“媽媽現在很不開心,你自己玩一會兒好嗎?”這時千萬不能將心中的怒氣轉到孩子頭上,否則,孩子可能學會遷怒他人的情緒發泄方法,不利於自我情緒的管理,更影響其日後良性的社會交往。
PR